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中华古代名人录最新章节列表 » 名臣篇之孟庄子(?—前550年) (1/2)

名臣篇之孟庄子(?—前550年) (1/2)

文/欧阳靖康戴韵
中华古代名人录 | 本章字数:1023.47万字 | | 中华古代名人录txt下载 | 中华古代名人录手机阅读

孟庄子,即鲁国大夫仲孙速。他砍了一棵橁树,准备拿回去为鲁襄公制琴。前553年春,结盟莒国,秋天,攻打邾国。鲁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孟庄子去世,在丰点、公锄的推动下,舍弃长子孺子秩,以仲孙羯继承宗主,就是孟孝伯。曾子评价孟庄子:“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1从战经验

前555年,参加联合晋国、宋国、鲁国、卫国、郑国、曹国、莒国、邾国、滕国、薛国、杞国、小邾国对齐国的战争(平阴之战)一直打到临淄西门(雍门)。孟庄子砍伐了一棵橁树,准备拿回去为鲁襄公制琴。。前553年春,结盟莒国,秋天,攻打邾国[1]。

2家族

鲁桓公的庶长子庆父(字仲孙),生孟穆伯;

孟穆伯生孟文伯;

孟文伯生孟献子

孟献子生孟庄子

孟庄子生孟孝伯

孟孝伯生孟僖子

孟僖子生孟懿子

孟懿子生孟武伯

孟武伯生孟敬子

孟敬子生孟庐墓

孟庐墓生孟敏

孟敏生孟孙激(字公宜)

孟孙激生孟轲(即孟子,字子舆)[参见《通天家谱》

3村名

位置

孟庄子村,位于天津静海县梁头镇。

规模

该村现有耕地4050亩,405户常住居民,1207人,党员38人,村民代表10人,两委班子成员5人,10年总经济收入759万元,主要来源是土地承包、厂房租赁、转移支付及电费,10年人均纯收入9476元。[2]

建设

支柱产业为工业和养殖业,主要经营项目为防盗门、拔丝,该村多年从事防盗门制作生产,目前有防盗门生产企业20家,已创立了德福防盗门品牌,年生产能力可达100万扇,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

4孟庄子也不孝

【原文】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它这一段里,没能把“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内容,区分清楚。再就那个“间接引语”的内容来看,它只是指出了“两个”表面现象;却没能明确地指出,这两个表现现象中,所蕴含的“道理”。那就是说,它这一段里,还缺少一个“主题句”。

【宜调整为】

曾子曰,「吾也闻之于夫子:『孟庄子也不孝。盖以之,其它也可能;而不改之于,其父之臣与其父之政者,却是难能也』。」

【现代汉语的翻译】

曾子多次这样说(曾子曰),「我亲耳听到,孔夫子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吾也闻之于夫子):『孟庄子这个人,根本就不能称作孝子(孟庄子也不孝)。因为,尽管在其它方面的要求,他全都能做到;可要是说到,对于他父亲身前所制定的那些政治措施和人事安排,不做任何改变的话,那却是他所不愿意的(盖以之,其它也可能;而不改之于,其父之臣与其父之政,却是难能也)』。」

【注释】

就它们的“主体内容”的情况来看——这是由“两句”所组成的,一个“先综述,后分叙”的结构;那就应该在它们这两句之间,用“句号”,因为,它们这两句的“主题”,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的原文,就是因为缺少前面那个“综述”,所以,使人觉得很难抓住其中的“要领”。

它这一个“综述”的“依据”,就是1.11和4.20。其它还要注意的问题是:

第一,那两个“分叙”,实际上,就是针对前面的那一个“综述”,所做出的一个“补充说明”。那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是“因果的关系”;所以,那就还要在它们之间,加上一个表示原因的连接词,“盖以之”。

第二,所谓的“可能”和“难能”,全都是“口语”——要是换成“书面用语”,那就应该是“可以做到”和“不愿意做到那一点”。

第三,所谓的“其父之臣与其父之政”——表面上看,十分的明确而又具体;可就它们在这一句中的作用来看,却只能认为,它们所表达的,仅仅是一个“非常模糊,而又非常抽象”的概念;即,“他父亲身前所定下来的规矩”,简而言之,那就是“其父之道”。这一种表达方式,叫“借代”。

5孟庄子之孝难能

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分头弘扬孔子学说;由于各人“秉性”、学力的差异,所理解所传承的孔子思想也就有了差异。子游说“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曾参说“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应该是反映了他们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切磋的情况(参见前篇《吾友张也为难能》)。

无论是褒是贬,都可以看出,孔门师兄弟之间,“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实事求是,直言相告。由于地位平等,也就既没有互相吹捧,也不是互相攻讦。

至于其各自的再传弟子之间,分歧递增,同时出现利益的争夺,以致互相贬损、谩骂,如荀子斥责“子张氏之贱儒、子夏氏之贱儒”,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论语·子张》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初步解读——曾子说:“我听先生说过:‘人是不能自竭其情的,必要尽情就是遭遇亲丧吧。”

钱穆先生对于这一节的解说——

致,尽其极。人情每不能自尽于极,亦有不当自尽乎极者。惟遇父母之丧,此乃人

(快捷键 ←) 上一章:名臣篇之臧哀伯(前710年前后)章节列表下一页:名臣篇之孟孝伯(?—前542年)(1/2)(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