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网游小说 » 潇湘风云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八章 (1/4)

第八章 (1/4)

文/天宇星
潇湘风云 | 本章字数:146.81万字 | | 潇湘风云txt下载 | 潇湘风云手机阅读

第八章这是一位曾流落外地的茅坑前辈给我们讲述的一段"飞虎队"与中国军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纪事让我们记住这个日子: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内美国"密苏里"号军舰甲板上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8月13日发布通告,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陈纳德与"飞虎队"

1941年,美国空军退役上尉陈纳德,在目睹了日本法西斯对中国的狂轰滥炸后,回到美国组成了一支300多人的志愿航空队.当年7月,这支航空队从美国启程来到中国.几个月后,经过短暂训练的美国飞行员们在陈纳德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了空战.由于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又被人们叫做"飞虎队".三十多年来,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抗战史陆续被披露,陈纳德与飞虎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获得高度的评价.不少幸存的原飞虎队员回到中国,不畏艰险寻找飞机残骸和战友遗骨.1941年12月20日,在云南昆明附近上空一场漂亮的战斗中,10架日机当场被击落6架伤3架,而志愿航空队只有一架受伤.全中国的报纸都在头版报道了这次空战,激怒的中国人用"展开双翅的老虎"来形容陈纳德和他的志愿航空队.从此,这支飞行队就有了"飞虎队"的美称.从1941年12月到1942年7月的200多天时间里,飞虎队共进行了50多次空战,击落日本飞机297架,而他自己损失12架,这是整个二战期间最辉煌的战果.1942年4月8日,陈纳德被美国政府授予准将军衔.3个月后,志愿航空队正式纳入美国陆军现役军队,编为第十四航空队,陈纳德被任命为少将司令官.扩编后的航空队仍被中国人习惯地称为"飞虎队",并继续在日军飞机活动的中国领空作战.1943年3月以后,飞虎队创造了更为辉煌的战绩,共击落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敌军舰44艘,击毙日军官兵6万多人.陈纳德率领的飞虎队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崇敬,也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帮助.为了使飞虎队能安全起降,中国老百姓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用最原始的工具为他们修筑了100多个临时机场,许多中国人冒着生命危险为飞虎队收集情报,使他们能准确地掌握敌人的动向.正像陈纳德在他的回忆录中所写的那样:"在战争期间,没有一个中国人拒绝对美国飞行员的帮助."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女记者陈香梅被派往采访飞虎将军陈纳德.正是这次采访,为他们后来的传奇故事留下了伏笔.

陈香梅1925年6月23日生于北平,父亲和母亲均在国外读过书。1937年“七七事变”后,陈香梅随全家流亡香港,4年后香港被日军占领,她在母亲去世、父亲远在美国任职的情况下,和姐姐一起带着小妹妹们跟随流亡队伍跋涉几千里,辗转来到昆明。在美国的父亲闻听之后,要她们姐妹6个去美国学习,只有陈香梅拒绝了。她说:“我不能在祖国受难时离开它。我要工作,要尽我对祖国的责任。”此后,她成为中央通讯社的第一位女记者。“凶猛英勇的大鲨鱼”、“插上翅膀的老虎”的报道,使这位19岁的姑娘沉浸在英雄的传奇中。抗战结束后,陈香梅调往上海中央通讯社工作,而陈纳德将军回到美国后又重返中国。在上海,他们重逢了,陈香梅把滚烫的心献给了这位飞虎将军。从相知、相爱到相依,两人终于在1947年举行了婚礼。婚礼上,陈香梅和将军新郎用一把日本军刀为客人们分切蛋糕。从此,这对来自地球两边的恋人,因这段硝烟岁月而结成姻缘。是年,陈纳德54岁,陈香梅23岁。1949年,陈香梅随陈纳德迁居台湾,此后专事写作。1958年,陈纳德将军不幸病逝,陈香梅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于1960年移居美国华盛顿。在那里,她从头开始,孤身奋斗,站住了脚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陈香梅仍然沉浸在这段历史的记忆中。共同经过的战争岁月、共同走过这段硝烟的历史,共同的苦难与共同的欢乐曾让他们生死相依、血肉相连。----飞越世界屋脊的“驼峰航线”1942年5月,日军占领了缅甸,切断了中国接受外援的惟一地面通道-从云南到缅甸的公路,为了打破日军的封锁把货物运进中国,中美两国飞行员一起开辟了一条从印度通往中国内地的空中运输线。这条航线从印度东北部的汀江进入中国昆明、重庆,全长1200公里,要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飞行。中、缅、印边境山峰高度一般都在4000-5000米,遇到的最高山峰海拔有6000米。而当时的运输机只能飞到5000米左右,载重时只能飞升3500米,飞机往往达不到飞越山顶的高度,只能在山谷间起伏穿行,飞行的航线就像驼峰一样,因此被称为“驼峰航线”。恶劣的气候、陡峭的山峰和日军的空中阻截,使这条航线成为世界航空史上最为艰险的空中战略运输线。从1942年-1945年3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一共损失飞机609架,牺牲和失踪机组人员1579人。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曾经这样描述驼峰航线:至战争结束,长520公里宽50英里的航线上,飞机的残骸七零八落地散在陡峭的山崖下,被人们称为“铝谷”。天气晴朗时,飞行员可以把这些闪闪发亮的铝片作为航行的标志。在称为“死亡航线”的驼峰行动中,中美两国飞行员共飞行了8万多架次,空运物资80多万吨,运载人员4.3万,它不仅保证了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也创造了世界航空史的军事史上的奇迹。在共同的战斗

(快捷键 ←) 上一章:第七章章节列表下一页:第九章(1/4)(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