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盘踞天下最新章节列表 » 第九章 神明的约束 (2/2)

第九章 神明的约束 (2/2)

文/时岄
盘踞天下 | 本章字数:226.44万字 | | 盘踞天下txt下载 | 盘踞天下手机阅读
的阐释:人类文化心理的冲突:由于个人的文化认知、文化价值观等存在差异,所以宗教冲突与“个体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对宗教圣言理解的差异:由于语言和符号体系的差异,人们常常会在对宗教经典的理解上形成区别,也有可能造成冲突;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神圣使命感”(弥赛亚主义、伊斯兰主义)的膨胀而形成的“救赎”与“反救赎”的对抗导致宗教冲突,这是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解释在一些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往往被卷入到政治中来,一些政治冲突也往往会打着宗教的旗号,而在宗教世俗化的过程中,一些经济问题引发的民族或地区冲突,常常被认为是宗教冲突,这通常扩大了宗教冲突的内涵和影响。

除了宗教信仰的排他性,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社会平等也是宗教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代历史上,长期以来一直是释道儒三教并存。那么,这三种宗教是否一直是和睦相处呢?当然不是!三教的融合是在相互的斗争中进行的,在特定历史时代甚至出现过相当惨烈的斗争。

欧洲历史上,宗教矛盾主要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矛盾。基督教最早是从犹太教内分裂出来的,犹太教认为基督教是异端。基督教认为耶稣就是旧约里面的弥赛亚,而犹太教认为弥赛亚还没有降临,亦不承认耶稣是先知。历史上基督教曾大肆迫害犹太教徒。佛教的第一次分裂,大约发生于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一百多年的印度。当时的比丘们就是否应该严格遵守佛陀制定的戒律发生了激烈的辩论,一派认为应当无条件严守戒律,另一派认为在戒律执行细节上,可以权衡变通。双方就十件事(即“十事非法”)进行了辩论,比如出家人是否可以接受金钱的布施,是否可以存贮化缘得来的食盐,是否可以饮用未经搅拌去脂的牛乳等。宗教道德的排他性宗教道德的特点之一,是它的排他性。

比如基督教道德的第一要义是:“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马太福音》第22章,第37、38章)这就是说,如果信仰上帝,就是最高的道德。否则,就是没有道德。其他宗教也都认为只有自己信奉的教义才是神圣的和绝对可靠的,对此不允许有丝毫的怀疑。他们都宣称自己的道德规范也是宇宙性的、永恒的,宗教经典的正确性是超时空的,他们的教义所展示的是百分之百的智慧,他们反对知识的相对性。而其他宗教的教义不过是虚言妄语,它们决不可能是神的。正是由于在不同的宗教之间,甚至在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间都制定了维护本宗教神灵的道德规范—清规戒律,这种道德规范只约束本宗教内部教徒的行为,以保证自己的神灵和教义的神圣性以及必然导致的本宗教的惟我独尊。把教义付诸于行动,势必造成对不同宗教或对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的歧视,其残酷程度远远超出了世俗道德的想像。宗教教义的核心理念是有神论。

有神论与无神论,在哲学上是相对立的世界观。两者之间的争论涉及的是事实真相问题,是那种世界观更接近真理或那种世界观更趋向谬误的问题。各种有神论形态的特点是,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并依靠祈祷这种神秘力量改变自然和社会的现状。人和自然、社会异己力量的矛盾,是一对永恒的矛盾。理智的人们知道,这个矛盾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只能靠科学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推动社会的发展。虽然神秘主义和科学理性精神,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系,但是有神论与无神论,这两种世界观与道德建设之间都没有必然的联系。每一种lún_lǐ道德体系都是建立在相应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现在,有学者高谈宗教的道德属性,认为信教者都是行善的,提倡依靠宗教维护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这种说法不仅在哲学上逻辑不通,而且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社会的事实。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社会统计数据不支持信教群体的平均道德水平高于不信教群体。比如:台湾地区的法务部门曾对诈欺犯和盗窃累犯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两类罪犯的宗教信仰分布与台湾成年人口的宗教信仰分布相差不大”,“其中诈欺罪的宗教信仰尤其接近”。

其实,某些保守的宗教教规引发的神职人员犯罪,已经成为社会问题。2006年,我到美国波士顿大学世界宗教与文化研究所参加学术研讨会。会上,一位天主教的平信徒讲述了美国天主教神父娈童丑闻引发的教会危机。美国最大的天主教区——洛杉矶教区,面临着485起性侵犯指控,赔偿金额预计将超过5亿美元。这一数字打破美国天主教教区为性丑闻支付的赔偿纪录。众所周知,许多天主教区因法律赔偿而破产,连教皇也被受害者告上刑事法庭。

但是这里在这里,有着神明的约束。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八章 祭祀(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