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庶民帝国最新章节列表 » 第123章 活字印刷 (1/1)

第123章 活字印刷 (1/1)

文/贫民帅
庶民帝国 | 本章字数:145.76万字 | | 庶民帝国txt下载 | 庶民帝国手机阅读

.,最快更新庶民帝国最新章节!

当然了,如果他的学生们未来适应了万山笔,而不愿意使用其他的笔,自然也是可以的。

有了文房四宝之后,王烨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我国四大发明之中的另一种——活字印刷术。

现代人普遍对活字印刷术缺乏了解,虽然它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也依然如此。

很多人都以为,如果一个现代人将活字印刷带回古代,那就一定会在古代引起多么多么巨大的反响,能够震惊多少多少人。

这绝对是错误的,因为用活字印刷这种想法,在我国古代很早以前就有了。

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中国活字排印的开始,不过他虽已发明,未能广泛应用。”古代的印章对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启示作用。

所以说,在我国古代,活字印刷确实是了不起的发明,但是却未必能在当时引起多大的轰动。

别人不说,光说毕昇先贤,他的事迹就只被沈括记载在了《梦溪笔谈》之中。沈括重点记载的还是毕昇的发明,至于毕昇本人,沈括只用了四个字——“布衣毕昇”来概括。以致于,千百年来,毕昇的身份一直是个迷。

如果沈括没有将毕昇的发明记录下来,我们今人甚至未必能知道毕昇先贤和他的创举。这也就说明,他的发明并没有在官方那里掀起任何一点波澜。

有关活字印刷,今人一般不理解的另一个点就在于,毕昇的发明,在他死后的几百年之中产生了技术迭代。

元代之时,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并且还发明了转轮排字,这让工匠在排字的时候更加的省时省力。

可是,无论是毕昇的泥活字还是王祯的木活字,实际上都有不小的缺憾。别人不说,单说毕昇自己,据说他就曾经验证过木活字的技术,最终他认为木活字比不上泥活字,所以他最终版本的发明就是泥活字。

到了明朝中期的时候,活字印刷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铜活字的出现,它完美的解决了木活字和泥活字的所有缺憾。到了那个时候,活字印刷的技术迭代已经几乎要完成了。

总裁暖暖爱

首先,这种观点认为,活字印刷术的成本实际上要远大于雕版印刷术。

因为活字印刷术在排版的时候,至少需要两名读书识字的人,一名负责排版一名负责校对。而王烨则认为,一个人自己排版自己校对应该也行吧?

暂且不管王烨怎么想,那种说法还说,在我国古代的南方,有一大批文盲雕版匠,他们可能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却能雕出完整的“四书五经”。

因为他们的人工成本要远低于两个读书人,所以活字印刷才没有普及开来。

王烨认为这就有些想当然了,雕版和排版的工作量能一样吗?一个文盲雕出整本《论语》的人工成本,或许会低于一名读书人排出整本的《论语》。

但是,这其中的时间成本和原料成本能一样吗?时间成本还好说,因为如果真的像之前说的,我国古代对书籍的需求量不大,这个时间成本或许不是很重要。

但是,原料成本呢?如果是雕版印刷,一个作坊的老板,每次想印一本新书可能都要请一大批的工匠,先砍伐一片树林再请一大批师傅雕版。

可是,如果是活字印刷,他可能只需要一整套铜活字,再把常用字多备上一些,然后这些东西就可以传家好几代。

至于读书人,老板自己有钱了之后,即便他不识字他的孩子应该也识字,如果他的后人足够勤快完全可以自己排版。

如果他的后代懒,那请两名或者一名读书人,未必就比请一整个“工程队”贵吧?

不过从以上的观点之中,王烨倒是提炼出一个想法,就是在我国古代的南方有一大批以印刷为生的人。

他们的背后或许就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利益团体,或许就是他们阻碍了活字印刷的进一步普及。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在后装线膛枪和马克沁重机枪刚刚出现的时候,它们也曾严重的不被看好,以致于被旧势力阻挡了前进的步伐。

就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某位中堂大人,他在见识到了马克沁之后,虽然毫不犹豫的就山寨了马克沁,但是却依然固执的选用了加特林,这就算是个例子了吧?

(快捷键 ←) 上一章:第122章 文房四宝与万山笔章节列表(快捷键 →)